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越剧褶子与帔

  越剧小生穿的褶子(音“席子”)是不开门襟的,有圆领、斜领、对开领,开门襟的是“帔”。这种衣服在40年代雪声剧团演出的《西厢记》中有所改革(包括对襟马夹),有意改短,露出白裤脚。实践证明不美,以后又改成小生、老生帔里面都穿“贴衣”,不再露出裤脚。外面衣服仍然加长到脚面,更能显出潇洒自如的美感。这种“帔”往往在剧中有夫妻俩出场时,运用相同色彩,称“对帔”,就等于现在流行的“情侣装”的涵义。越剧帔在领口上,又变化出多种样式,如斜襟帔、直襟帔、翻领帔、如意领帔等。

  小生褶子与帔,多用间色,花纹偏一边,有四君子花纹(梅、兰、竹、菊),象征着古代文人的爱好,也有用牡丹、玉兰等花纹,领边也越改越窄,约二寸,朝秀美的方向发展。越剧所有衣服在服装的“夹窝”里都挖“裉袋”(夹窝裁剪成圆形),所以越剧的戏服,双肩挥洒自如、平稳服贴而且舒服。


关键词:郑州舞蹈中专学校郑州市戏曲学校郑州音乐中专学校 河南艺术学校3+2大专河南豫剧中专学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或网友推荐,仅限于个人学习交流参考,无商业用途,如有不妥或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