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戏曲与曲艺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二者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也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彼此汲取营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既是两种艺术形式,其不同之处也表现在许多方面。
1、概述
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的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京剧《锁麟囊》
曲艺
曲艺则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唱歌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包罗万象,相声、小品、评书、快板等都属于曲艺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声
2、具体区别
一、展现角色的人称不同
戏曲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连贯的戏剧冲突,剧中每一个人物角色都是以第一人称出现的。随着情节的展开和戏剧冲突的发展,观众看到的悲欢离合都是每个角色的直观呈现。
曲艺通常是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人物身份可以跳进跳出,讲到什么地方,需要以何种人物身份出现,全由台上一两个人表演
京剧《红娘》
二、演员对服装服饰的要求不同
为凸显每一个角色,戏曲表演中对服装服饰、脸谱化妆 以及场景设置的要求是很严格很考究的。不同的人物,不同 的身份,甚至不同的性格,他们的穿戴装束都迥然不一。
曲艺往往没有这么繁琐,对服装道具的依赖性较 小。相声演员穿一件大褂儿上台演出,提起苦守寒窑十八载 的王宝钏了,把手绢往头上一扎,这就是女性人物;说到热火 朝天的劳动场面,将纸扇一举,这就是表现的劳动工具。
京韵大鼓
三、即时性不同
曲艺在即时性上有较明显的优势。说唱艺术,“说”字当 先。体现即时性这一点,也主要在“说口儿”上。人物角色的变 换,情节行进的快慢,主要靠“说”来掌握。由于“说”的时候不 需要伴奏、布景等多方面的配合,演员就可以常常根据现时 现地的情况灵活地加进或变换一些临时的新内容,以达到更 好的演出效果。
戏曲表演讲究 有板有眼,有固定的程式,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从起始到 结束都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这是因为作为综合舞台艺术,戏 曲表演的完成需要众多人员、多个环节的密切配合,每个演 员的任何一处表演都关乎到整个剧情的起承转合,不允许有 临时性的改动,这样一来整体的灵活性和即时性自然也就稍 弱了一些。
快板
四、互动性不同
台下台上联动,效果极佳。小品、评书、山东快书等曲种 的表演里常有“这位先生说了……”“那位先生问了……”之 类,实际也是演员与观众互动形式的一种表现。
传统戏曲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剧中人物是不允许从角色中跳出来 与观众进行交流的,那样非但不会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反而 分散了注意力,更使剧情无法顺利推进。
评剧《花为媒》
五、评论功效不同
曲艺表演中,有第三人称的存在,这就方便了演员 随时随地可以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以群众的视角和立场 发表观点和看法,对人民大众喜欢的予以赞扬,对老百姓痛 恨的进行批评。
戏曲作品中虽然也有对真善美的讴歌和对假 恶丑的鞭挞,但多是通过戏中人物之口,针对戏中剧情限定 之事进行评议和抒发,这就远没有曲艺作品那样辛辣有力,一针见血。
二人转
六、对音乐的要求不同
戏曲音乐是以音乐展示剧情塑造戏中的人物形象,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它与戏剧表演紧密结合,并为戏剧表演服务。
曲艺音乐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本曲种的基本曲调,这种曲调是构成具体曲种的最基本的特征。相比戏曲较而单一,不像戏曲要求那样多变,它们的总体唱腔旋律是相似的。
昆曲《牡丹亭》
“
参考文献:
于福海. 浅谈曲艺与戏曲的几点区别[J]. 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4.
刘红丹. 谈曲艺与戏曲的几点区别[J]. 戏剧之家, 2013(12):17.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戏曲曲艺小知识